幻灯二

写文章的“十字感悟”OB真人

  OB真人古今中外,许多贤士伟人都是写文章的高手。他们通过手中的笔,或抒发远大的抱负,或探寻深邃的精神世界,或阐述高明的哲理旨趣,或鼓舞强大的团队奋进,书写着浓墨重彩的锦绣华章。笔者结合平时的读书体会和写作实践,并借鉴当代文章大家的独到见解,梳理出写文章的“十字感悟”,即多读、常写、求精、尚上、成己。

  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”多读书、读好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和前提。要读好“有字书”和“无字书”两种书。“有字书”包括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历史、科技、法律、军事、语言等各领域书籍。面对信息洪流的潮涌翻腾、时事热点的频繁切换以及荒腔杂音的时隐时现,更需要读者保持好读书、读好书的沉稳定力。茫茫书山中,经典著作是定准方向、登堂升殿的不二捷径。品读经典,能使读者站位更高、眼界更阔。什么是“无字书”呢?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有一副自勉联“与有肝胆人共事,从无字句处读书”。“无字句处”指的就是生活和社会实践。“无字书”中有大文章,在山川风物、史地形迹中体味风土民俗,于耳提面命、观察交流中深思人情练达,在为国为民、做人做事中增长阅历识见……从而知行合一地领悟“有字书”、品味“无字书”,积累独特的人生经历,打造深刻的思想涵养,造就扎实的理底,进而为写好文章夯实牢固的基础。

  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提高写作水平,要经常动笔,练就“两项功夫”。一是比照垒砖砌墙,练就码字功夫。这是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过程,像砖瓦工砌墙,拿起一块砖,对照图纸或者线坠,看看适合放在什么地方。文字是砖瓦材料,逻辑是规矩绳墨,图纸是谋篇布局。开始可能砌歪、放错,就像文字里不成熟的句子,文章中不突出或前后矛盾的观点等,但是一定要坚持,硬着头皮“码”下去。哪怕是“屉中小句”、“豆腐块微章”,只要不拒细小,不懈坚持,终将有成。二是尝试匠师合一,练就缀文功夫。工匠垒砖砌墙到一定程度,就会实现由匠为师的转变,不但能垒好一面墙,还能建造一所房子甚至一座城堡。此时,为文者已具备语言的驾驭、文字的选择和文章的构架等能力,对整个文章的主题、结构、内容都有统筹考虑和系统安排,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,知情达意,顺理成章,而且能够洞察世事幽微,升华阅历见解,实现写文章由浅显到精深,从必然到自由的华丽转身。

  若要写出好文章,需要做到主题内容精益求精,实践“三个一”的写作程序。首先,标题要“一字传神”。一篇好文章,正文可以千言万语,但标题一定要千锤百炼。这需要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对文题的精准定位,将文章的精髓和作者的思想通过标题精炼传神地呈现给读者。其次,结构要“一气呵成”。要重视结构布局,做到成竹在胸,气势连贯。写文章前要反复思谋,在心中勾勒出基本结构、框架,立好文章的四梁八柱,掂量好先后顺序OB真人,拿捏好语言尺度。如苏轼所谓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”最后,内容要“一纸千秋”。文章要有价值,有现实性、启迪性和指导意义,得到行之弥远。一般应通过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环节将思想内容准确阐释,使其丰富饱满。要把握好“义理、考据、辞章”三条准则。义理,就是观点,一篇好文章要立论准确,立意高远。考据,就是论据,根据正确的论点去收集充分、准确的论据,再去客观论证的过程。辞章OB真人,就是写作技巧,包括语言、修辞、章法和风格等表现形式。根据文章的基本格调统筹考虑语言、句式、修辞等细节手法,以求整篇格协调合,浑然一体。要把握好“准确性、鲜明性、生动性”三种品质。准确性,指基本立场、观点、方法要正确,否则个别判断推理即使正确,也无法挽救全篇。鲜明性,不仅指观点和材料的统一,还指观点的突出,不突出即不鲜明。生动性,指抽象中穿插具体的人、单位和事实,文章尽管在理性讨论工作,但应有感情、有情绪,要运用好正反对照、借古增色、变化格式、一波三折等技巧。

  “取法于上,仅得其中;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尚上,就是取法乎上,写文章要力争上游,追求目标和境界。有境界,方能成高格。

  要树立“四为目标”,即为自己提素质、为中心服好务、为上级出经验、为单位树形象。为自己提素质,是从个人层面说的。我们每个人,都是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,不断掌握本领,更好地投入社会实践。包括文字写作在内的业务素质,均是在长期的学习工作中,渐进提高的。为中心服好务,是从业务工作层面说的。党和政府的不同部门,所从事的业务工作不尽相同,只有将中心工作干好,才能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。中心任务的完成,离不开文字写作的承载,需要做到以文辅政。为上级出经验,是从领导级次层面说的。上级部门对下级单位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的了解,需要文字材料。出色的下级单位,能够及时总结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,为上级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,推动任务有效完成,得到事半功倍效果。为单位树形象,是从个人与集体关系层面说的。团队良好形象的树立,需要每个成员的贡献。写作水平扎实和能力高超的人,能够通过文字材料,在更广阔的平台载体上,展现个人风采,宣传组织形象。

  要做到“四字”,即简、清、润、新。“简”,就是文章要简约、精炼。为文者要明白以简约文字表达深刻内涵的道理。要防止文字冗长繁琐,不能“懒婆娘的裹脚布,又臭又长”。“清”,就是层次清楚,条理分明。文字写作要做到文章纲目关系准确,标题级级清晰,段落层层分明,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,让读者看得明明白白。“润”,指文章的修改,求人改稿即叫“润色”。好电影剪辑而出,好文章修改而成。“改章难于造篇”,文章修改的过程是艰难的,也最能反映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水平。“新”,就是文章要有新意。汤之《盘铭》有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记载。文学艺术要不断推陈出新,“笔墨当随时代”。

  要追求“四层境界”。王梦奎将文章写作境界划为四个层面,即浅入浅出、浅入深出、深入深出、深入浅出。“深入浅出”是其中最难、最高的境界。一般来说,精品文章都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阐述出深刻道理或独到见解。与“深入浅出”相比,“浅入浅出”有浮光掠影之嫌,“浅入深出”有故作深沉之态,“深入深出”有悖于常理之虑,故在写作中当据文章体裁,区别作为追求。妙文佳作应当“事如春梦了无痕”,而非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。

  要谨防“四项禁忌”。假意、粉饰、做作、卖弄是写文章的禁忌。正如鲁迅在《作文秘诀》中说:“写好文章要‘有真意,去粉饰,少做作,勿卖弄。’”

  成己,就是文章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。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云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成一家之言,即是有作者个人的观点,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要敢于去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、文章风格,敢于去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、理念和思想。笔者一直喜爱古体诗词创作OB真人,写小句已成为生活和生命中的组成部分。在个人诗歌集《情沃心田》自序中曾写道“‘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’,这是我最欣赏的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文观。诗贵含情,亦贵承文载道。为诗文者,应该承载历史使命,把握时代脉搏,缘事抒发情怀,铁肩担当道义。”

  从读书到写作,从历练到成熟,这是一个理性成长的过程。而成长的过程中,还要有诸多感性的实践和觉悟。古人有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”的感悟,说明仅有理性的思考还远远不够,还要有感而发、付诸笔端,这样的文章才生动鲜活。两者结合得好,下起笔来才能得心应手、笔有神助,进而妙笔生花!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内容页广告位一